首页> 资讯中心 > 要闻关注
让干部考核精准对接岗位需求

发布时间:2025-10-10

来源:本站

当前,部分地方干部考核存在“通用模板”,无视岗位职责差异,用统一指标衡量,导致“平时不算账、年终凭印象”,甚至出现优秀“轮流坐庄”现象,既难反映实绩,更可能会抑制干部专业能力的发挥。干部考核须破除“大锅饭”思维,构建科学精准的“岗位标尺”体系,让考核指挥棒真正激励担当、推动发展。

“岗位标尺”的核心,是考核标准与岗位职责的精准匹配。绩效考核本质是对履职情况的评价,岗位职能不同,考核体系就应差异化。一方面,要以政治标准优先,将政治忠诚、定力等要求转化为可检验指标,明确正负清单;另一方面,要按岗位性质设定特色指标、明确考核重点,平衡共性与个性要求,避免“不同赛道同场竞技”,实现干部业绩可量化、能力可比较、贡献可衡量,体现“干什么、考什么”的实绩导向。

干部业绩在实践、口碑在民间,考核需扎根这两个根本。传统考核侧重“年终快照”,难以全面反映干部日常表现与持续付出,科学考核机制应实现“年终考核”向“日常考核”、“集体考核”向“个人考核”转变,用动态记录替代一次性评价,解决“干与不干、干多干少一个样”问题。同时构建“职责—实绩—口碑”闭环体系,结合领导评鉴、干部评价与社会评议,突出服务对象满意度权重,以群众“口碑”检验干部“适配度”。

考核目的是激励担当,考核者既要做“裁判”实施奖惩,更要做“教练”帮干部提升。要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直接挂钩,建立“奖优罚劣、庸者让位”机制,让优秀者优先评先评优、提拔晋升,后进者提醒诫勉或调岗;同时,要设立中长期目标考核,兼顾“显绩”与“潜绩”,遵循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为创新探索留容错空间,避免干部“重短期轻长远”。

来源:组织人事报